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

时间:2024-07-04 08:23:3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306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已由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1998年11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保护珠江三角洲的水质,防治水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地表水体水质保护。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以下简称区域)的范围按《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的规定确定。
区域沿海海域水质保护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区域内市(地级和地级以上市,下同)、县(县级市、区,下同)和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实行水环境质量行政首长负责制。
第四条 区域内各级人民政府应从财政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水污染治理和水质保护。
第五条 区域内各市、县人民政府应定期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水质保护的情况。
第六条 省和区域内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水质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重要江河的水源保护机构根据各自职责参与水质保护规划制订和主要江河、湖泊、水库的水质监测。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的卫生监督,协同调查处理饮用水源污染事故。
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航政、港务监督机关根据各自职责分别对船舶污染和港区环境实施监督管理。
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协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中的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农药、化肥、除莠剂的使用管理,减少农业生产对水环境的污染。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参与水质保护规划的制订,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管理,防止水质污染。
公安、市政、环卫、国土、规划、供水、经济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协助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质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上述部门的水质保护工作,应接受同级环保部门的检查和指导,对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同级人民政府处理。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划定区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制订水质控制目标。
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和水质目标控制方案应当包括划定主要江河、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的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和所执行的水质标准,设置跨行政区主要河流边界断面及其水质控制指标,明确对河流边界断面水质负责的相关地区。
市、县、镇人民政府应根据区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和水质控制目标,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功能区和边界断面水质符合规定的目标。
第八条 区域内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区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和水质控制目标,将总量控制指标逐级分阶段分配到各市、县所属主要河段。
市、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排放的水污染物控制在分配的总量控制指标内。
水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市、县,必须按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限期削减水污染物排放量。
第九条 各地新建、扩建、改建、迁建的建设项目排放的水污染物,不得突破本行政区以及排放地点或河段的排污总量控制指标。
对已超出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新建、扩建、改建可能增加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确需建设的,必须先行削减本地区的污染负荷,并征得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第十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可能造成跨行政区域水环境污染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征求相关地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有不同意见并协调不成的,报共同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裁定。
第十一条 向水体排放水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按规定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等,如实填写《排污申报登记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排污申报登记表》申报
的情况核实后,根据分配的总量控制指标要求,发给排污许可证,实行总量控制排放。
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十二条 排污单位必须在排污口安装污水排放计量器,并保证计量器的正常使用。
第十三条 排污单位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报人民政府作出限期治理的决定。排污单位应按期完成治理任务,并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
小型污染源的限期治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委托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第十四条 区域内的城市(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应当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一万人以上的乡、村也应当根据水质保护规划的要求,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城市污水处理率到二○○五年时不得低于百分之四十,到二○一○年时不得低于百分之七十。
第十五条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行污水处理有偿服务,收取的污水处理费必须用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行和补助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污水集中处理的收费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十六条 排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进行处理的工业废水,必须达到规定的进水水质标准。
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并且缴纳污水处理费的单位不再缴纳排污费。
第十七条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单位应保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保证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单位应对其出水水质和水量进行检测,定期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对其产生的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单位排放的污水超过排放标准时,应由同级人民政府责令其限期治理,并缴纳超标排污费。
第十八条 禁止在区域内建设小型化学制浆造纸、制革、电镀、印染、染料、炼油、农药和其他污染严重的企业。
第十九条 船舶排放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应符合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船舶的残油、废油、垃圾禁止排入水体。
第二十条 区域内的畜禽养殖场必须对粪便、废水和其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向水体排放。
第二十一条 新建的港口、码头应设置回收船舶残油、废油、含油废水和船舶垃圾等废弃物的设施。
已建港口、码头尚未设置回收设施的,应在本规定颁布之日起两年内建成有关设施。
油码头和造船、修船、拆船单位应配备防止油污染事故的处理设施。
第二十二条 在生产、装卸和运输油类及有毒有害物品,以及利用港口码头、仓库或容器贮存上述物品时,必须配备防溢、防渗、防漏、防散落等安全设施和事故应急处理设施。
第二十三条 禁止单位和个人向水体倾倒固体废弃物。
贮存、运输和处置固体废弃物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水环境。
第二十四条 发生跨行政区水污染事故时,当地人民政府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污染,并通报相关地区人民政府和报告上级人民政府。
相关地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跨界河流边界断面水质进行监测、检查,发现边界断面水质超标时,应将边界断面水质超标的情况向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报告。边界断面水质超标的市、县必须在接到报告之日起一个月内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削减污染物排放
量。逾期仍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责令其限期治理。
第二十五条 市、县集中式供水的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市级人民政府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市、县集中式供水以外的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市级人民政府提出,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六条 经批准的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应划定明确的地域界线,树立界碑。
第二十七条 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内执行下列规定:
(一)排放水污染物必须符合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标准和总量;当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能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目标时,应削减排放总量;
(二)禁止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和非更新性砍伐水源林、护岸林,以及使用炸药、毒品捕杀鱼类等破坏水环境生态的行为;
(三)禁止向水域排放和倾倒残油、废油、油性混合物、垃圾、粪便、工业废渣及其他废弃物;
(四)禁止设置占用河面经营或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餐饮场所;
(五)禁止建设大中型畜禽饲养场。
第二十八条 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除执行第二十七条规定外,还应执行下列规定:
(一)禁止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已有的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使水体达不到规定的水质标准时,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污染物削减计划,并监督排污单位执行,削减后仍达不到规定的水质目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其限期拆除或治理;
(二)禁止发展新的城镇,控制已建成的人口集中居住区;已建成的城镇和居住区内的生活污水应进行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三)禁止在河面围养禽畜以及在河岸或河中沙洲设置禽畜饲养点;
(四)禁止堆置和填埋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五)禁止设置装卸油类、垃圾、粪便和有毒物品的码头。
第二十九条 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除执行第二十七条和第二十八条规定外,还应执行下列规定:
(一)禁止向水体排放污水;原已设置的排污口,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限期拆除;
(二)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原已建成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订拆除计划,限期拆除。
(三)禁止从事旅游、游泳和其他可能污染水体的活动。
第三十条 市、县人民政府不能保证边界断面水质符合规定的控制指标或逾期未完成限期削减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任务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主要负责人以行政处分。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撤销原批准决定,对直接责任人给以行政处分。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可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法规行使水污染监督管理权的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改正,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以处罚:
(一)拒报或者谎报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事项的,可以处以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十一条规定,未申领排污许可证,但排放污染物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给予警告,责令限期办理排污许可证,可以并处三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不按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标准排放的,应当限期改正,并处以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
销排污许可证;
(三)违反第十二条规定,不在排污口安装污水排放计量器并保证其正常使用、不能正确反映排污单位污水排放情况的,责令其改正,并可处以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四)违反第十八条规定,造成严重污染的,由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责令关闭;
(五)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排放、倾倒污染物、废弃物的,处以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六)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三)项、第二十八条第(四)项的规定,除责令其消除污染后果外,处以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七)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或设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或者关闭。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重大水污染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讼。
第三十六条 区域内各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条例,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经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1998年11月27日

常德市乡镇财税合署办公暂行办法

湖南省常德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常德市乡镇财税合署办公暂行办法》的通知

常政发[2000]20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现将《常德市乡镇财税合署办公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0年八月十九日


常德市乡镇财税合署办公暂行办法

为了维护乡镇财税工作秩序,根据《湖南省乡镇财政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乡镇财税合署办公暂行办法。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应设立财况合署办公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本乡镇财税合署办公工作的实施。财税合署办公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合署办),按照机构统一设置、人员统一安排、工作统一部署、收入统一管理、业绩统一考核的原则进行管理,具体负责本乡镇税源调查、台帐设置、收入征解、财税稽查、票证领销、报表编制、财政管理等工作。

二、各乡镇长任本乡镇财税合署办公领导小组组长,分管财税工作的常务副乡镇长任副组长,并兼任合署办主任,乡财政所长任副主任。财政所全体成员,国税、地税调配的驻乡镇专管员,乡镇政府专职协税干部为合署办成员。国税、地税调配的驻乡镇专管员原则上每个乡镇不能少于1人。

三、各乡镇合署办每年应全面开展税源调查,建立税源台帐,及时、准确掌握辖区内税源及变化情况,实行税源的动态管理。

四、合署办应根据税源调查情况,将本乡镇年度财税收入任务分解落实到单位,明确征管责任人,建立收入台帐,按缴回票据的国税、地税、财政三块入征解数逐笔登记入帐。

五、各乡镇应配备村级协税员,建立村级税源及征收台帐。其中,屠宰税台帐应设至组一级。乡镇、村、组三级台帐应定期检查,做到帐帐相符,帐表相条款,帐款相符。

六、坚持公开办税制度。依法治税、依率计征,有关税收的征管情况应张榜公开,提高办税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严禁摊派税、买卖税,严禁收人情税,严禁擅自减免税。

七、加强乡镇财税稽查。合署办要经常开展财税稽查,深入各税源点,逐一清核对纳税情况,对违反征管规定的责任人依纪依法作出处理。

八、所征税款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分财政、国税、地税三块按级次划解入库,不得混级混库。

九、建立票证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财税票证分别由国税、地税、财政干部负责。按规定领用财税票证的国税、地税、财政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尽职尽责、忠于职守、按旬结票、票款相符,确保票证安全,确保财税征管用票,并及时向合署办领导汇报和处理票证领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凡有违规违纪者,要从严追究当事人及领导者的责任。

十、合署办要将本乡镇财税入征管情况、票证管理情况按月向财税主管部门和乡镇财税合署办公领导小组报告,财政、国税、地税税收专管员要按上级财税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编制报表。合署办要在规定时间内将当月税收征管情况月报表报送财税合署办公领导小组和上级财税主管部门。

十一、乡镇财税合署办公的有关重大问题由各区、县(市)政府协调解决。实行合署办公后,财政、国税、地税的执法主体地位不变,干部待遇不变,经费来源不变。财税干部异动时需征求乡镇党委意见。国税、地税、财政三局参与合署办公人员的奖金由合署办统一管理。合署办对参与合署办公的国税、地税、财政三家干部乾地统一考核,统一评比,统一奖惩。

十二、有条件的街道办事处比照该暂行办法执行。

电力工业部印发《关于加强电网规划计划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电力工业部


电力工业部印发《关于加强电网规划计划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电力工业部



根据国务院国发〔1996〕48号文及电力工业部电办〔1997〕427号文有关精神,国家电力公司拟定了《关于加强电网规划计划管理的若干意见》,现批准印发执行。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电力部和国家电力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力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90年代以来,全国每年新增大中型发电机组容量都在1000万千瓦以上,在发电装机快速增长的同时,全国电网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到1996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线路为12.23万公里、变电容量为264
20万千伏安,分别是1978年的5.3倍和10.5倍。虽然电网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电网投入不足、电网发展滞后于电源发展、电网结构不强、主网架薄弱、城市电网老化、农村电网覆盖面低、供电可靠性低、经济性差等现象。为促进电力工业的发展,
适应市场需要,进一步加强电网的建设,尽快解决电网发展滞后问题,根据国务院国发〔1996〕48号文及有关文件精神,现对加强电网规划计划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搞好电网的规划和建设是各级电力公司的重要任务
1.国务院国发〔1996〕48号文规定,今后新建电网工程均与电厂工程分别立项,国家电网范围内的输变电工程,由国家电力公司及其子公司筹措资金,向金融机构贷款和通过地方融资,进行项目建设并负责偿还本息。因此,各网、省电力公司一定要切实转变观念,认清肩负的
责任,把搞好电网的规划和建设当做重要任务来抓。保证电网的建设和发展适应电力市场发展需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网的整体经济效益,积极推进电力增长方式的转变。
2.各网、省电力公司要紧紧抓住当前一段时期内电力供需矛盾趋缓的有利时机,调整发展战略,加快电力结构调整。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调整资金投向,把资金重点投入到电网建设之中,尽快扭转电网发展滞后于电源的不合理局面,要以电网的不断加强和发展作为开拓电力市场和
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加强和改进电网规划计划工作,适应电网投资体制改革的需要
3.各网、省电力公司要对电网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其中统一规划是龙头、是基础,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电网规划要以目标电网规划为重点,要加强系统设计和大型电厂的接入系统规划设计工作。
4.各网、省电力公司要加强电网规划的编制工作,电网规划分为长期规划(10年以上)、中期规划(5~10年)、短期计划(3年)。其中短期计划作为编制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的主要依据,短期计划每年滚动调整一次,并注重与中期规划、长期规划的配合和衔接,及时
上报。
5.为适应电网工程立项和控制造价的要求,必须把电网规划(计划)和前期工作做深做细,为此需要相应修订电网规划(计划)编制和前期工作的内容深度要求。关于中期规划,要按照电力部规划计划司计规划〔1996〕61号文进行编制;关于短期计划及前期工作内容深度,国
家电力公司将另行制定要求下发执行。
三、合理划分规划计划职责、促使电网协调全面发展
6.电网规划计划在国家电力公司范围内实行分级负责、分层管理,要合理划分各级电力公司规划计划职责,促使电网协调全面发展。
7.国家电力公司职责范围
7.1 国家电力公司是经营跨区送电的经济实体和统一管理国家电网的企业法人。国家电力公司负责管理全国电网,在各电力集团公司、省(市、区)电力公司的电网规划的基础上,负责提出全国电网规划;负责组织对大区、省主干电网的电网规划进行评审。
7.2 国家电力公司负责我国与周边国家联网规划,负责国内跨大区联网、跨区送电的全国联网规划计划工作。
7.3 国家电力公司负责对33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可研报告书进行初审和报批;负责对220千伏及部分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可研报告书进行审批;负责对33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进行审批。
7.4 国家电力公司用于电网建设的资本金来源主要有:依法向被投资企业获取的收益;适当集中各子公司的折旧费;中央电力建设基金;三峡工程(电网)建设基金;电力公司债券;电力投资基金;其它符合国家规定的资金等。
8.电力集团公司职责范围
8.1 电力集团公司负责本电网范围内的电网规划,在各省(市、区)电网规划的基础上,负责提出本电网的电网规划,报国家电力公司。
8.2 电力集团公司按照“因网因地制宜”的原则,负责跨省联网、跨省送电和必要的主网架项目的规划计划工作。
8.3 电力集团公司按审批程序规定,负责编报跨省联网、跨省送电和必要的主网架项目以及集团公司直属的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可研报告书;负责转报集团公司内省公司所属的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可研报告书;负责对集团公司直属
的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项目可研报告书进行审批;负责对集团公司直属的22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项目初步设计进行审批。
8.4 电力集团公司用于电网建设的资本金来源:公司收益和折旧资金;卖用电权资金;中央电力建设基金;按规定程序盘活存量资产取得的产权交易收入;电力公司债券;其他符合国家规定的资金。
9.省电力公司职责范围
9.1 省电力公司负责编制本省的电网规划,报集团公司和国家电力公司,其中独立省电网规划直接报国家电力公司。
9.2 省电力公司负责省内输变电工程的规划计划工作。
9.3 省电力公司负责编报省公司所属的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可研报告书,其中独立省电网工程项目直接报国家电力公司;负责对省公司所属的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可研报告书进行审批;负责对省公司所属的22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
级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进行审批。
9.4 省电力公司用于电网建设的资本金来源基本上与电力集团公司相同。
四、进一步加强城市电网的规划计划工作
10.电力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要加强对直辖市、省会城市及地(市)级城市电网规划工作,要将城市电网规划列为总体电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将城网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对于重点城市、主要是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城网规划,由国家电力公司组织评审。
11.城市电网是电力销售市场运作的关键环节,电力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要把加强城网的规划计划工作与开拓电力市场结合起来。要重点解决目前城网基础比较薄弱、供电可靠性差的问题,要保证城市电网工程按照负荷发展需要同步建设、同时投入使用,保证向用户及时、可靠供
电。
12.要努力开拓城市电网建设的资金来源,除继续执行现有政策外,要扩大国内银行贷款的使用规模,取得地方政府在资金筹措、建设拆迁、用地和电价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五、加强农村电网建设,积极开拓农村电力市场
13.加强电网建设、开拓农村市场是各级电力公司落实电力扶贫共富工程、贯彻“电力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经济服务”方针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要切实发挥国家电网经营企业的技术优势、经济优势、人才优势和大电网供电优势,发挥主渠道作用。农村电气化建设要实行国家扶持
和农村集资相结合、集中供电和分散小型化供电相结合的方针,不断提高大电网的供电范围和供电比例。
14.目前全国约70%的县级电网与省级电网是趸售关系。对于趸售县电网,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要把农村电网规划做为总体电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农村电网纳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技术规范的轨道上来。
15.电力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要以县城为依托开拓农村电力市场。要在充分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基础上,集中有限资金,重点投入到市场潜力大、效益好的农村输变电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一批220千伏变电所和110千伏变电所,使其延伸到县城和负荷相对较大的乡镇

六、坚持大家办电厂的方针,做好独立发电厂接入电网的规范化管理
16.新建独立发电厂的接入系统方案,要作为电厂的一个外部条件随电厂可研报告书一起上报,并由电力集团公司或省电力公司负责其规划、计划及组织实施工作。
17.在独立发电厂项目可研报告书上报之前,项目法人应当与电力集团公司或省电力公司草签并网协议(合同)、调度协议(合同)和购售电协议(合同),协议(合同)具体内容和要求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七、控制工程造价,加强电网工程的建设管理
18.要控制电网工程造价,要坚决贯彻“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的电力建设方针。电网工程建设要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要严格审查开工条件,确保工程按合理工期建设,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19.电网建设项目实行项目资本金制度,所出资本金占工程建设总投资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0%。具体比例视电力公司资产负债和经营状况确定。要合理确定电价,促进电网发展。
20.电网建设项目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负责。电网建设项目推行设计、施工、设备材料采购、工程监理的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制度,要建立和完善监理制度,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
21.电网建设项目推行限额设计,以批准的可研报告估算投资为限额,优化设计方案,严格控制设计标准和进口设备的采购范围。



1997年8月14日